复旦大学王飞研究员来院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者:程静静发布时间:2024-04-23浏览次数:10

2024年4月21日下午2:30受002cc白菜资讯物电学院邀请复旦大学王飞研究员应邀来我院交流在428会议室进行了题为“水系电池的电解质和界面调控”的报告报告会由林雨潇教授主持我院部分老师及同学参加了报告会。 

首先林雨潇教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王飞研究员的研究经历和研究方向。王飞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和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比能高安全新型电池的电解质开发及机理研究。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得本科和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马里兰大学陆军实验室和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高新技术领域项目等。多年来围绕新型电解质和界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目前共计发表SCI论文8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包括Science、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顶级期刊杂志。论文他引超10000次H-index 为45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作者。

 

结合本学院的相关研究方向王飞研究员着重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二次电池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电池内部的离子传导是电化学反应发生的关键。作为离子传导的媒介电解质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的性能发挥起着关键作用。电池中的离子在电解质、界面和电极材料中处于不同的局域结构中。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机制和电极/电解质界面、界相组成均与电解质的结构紧密相关。以水溶液为电解液的水系电池可以显著提升电池安全性但是能量密度较低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王飞研究员及其团队从水系电解液的体相溶剂化结构、电极/电解质界面和界相调控出发优化水系电池电化学反应过程提高其工作电压和循环稳定性构建了一系列兼具高安全和高比的新型水系电池。此外王飞研究员还分享了其团队在锌空气电池方面的一些成果。报告结束后王飞研究员与在场师生就电解质筛选标准、电极电解液界面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热烈且融洽的交流讨论。